2022年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扎實推進“技能貴州”行動,不斷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全面開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雙證書”行動,切實提升技能人才的質量和數量,為黔東南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聚焦“培訓”發力點,進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大力實施“技能貴州”行動,按照因人施培、因產施培、因崗定培原則,注重培訓針對性、突出培訓有效性、強化培訓實用性,扎實推進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開展。結合“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縣域內“10大工業產業”和“服務業創新發展10大工程”以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需要,目前已開展短平快培訓20964人次;結合“貴州技工”品牌打造,按照“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目前已開展電工、叉車工、家政服務員、中式烹調師、保育師、養老護理員等工種的中長期項目制培訓4256人次;結合當前鄉村振興發展需要,重點面向確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脫貧家庭子女、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12類人員開展“馬蘭花”創業培訓607人次;結合東西部技能協作,創新合作培訓方式,推進中式烹調師與粵菜師傅、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與南粵家政融合培訓,支持符合標準的勞動者同時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實現“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培訓量擴大、質提升,目前已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15人、“南粵家政”培訓813人。
聚焦“評價”落腳點,進一步完善認定體系。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將技能人員水平評價由政府認定改為實行社會化等級認定,強化技能人才評價機構備案管理,著力構建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為主要內容技能人才評價制度體系。全州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并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準通過的共有27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36家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評價機構。全面規范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流程,加強技能人才評價質量管理,堅持評價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兩手抓”,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切實維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證書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目前,已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14910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9686人次,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評價931人次。全面推進“黔東南電工”“黔東南家政”“黔東南叉車工”3個州級“貴州技工”培訓品牌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技藝精湛、勇于創新、富有黔東南特色的“貴州技工”隊伍。
聚焦“雙證書”關鍵點,進一步擴寬就業渠道。大力實施高技能人才倍增計劃,積極開展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學生學歷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雙證書”行動,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專業技能的培訓與培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推動全州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備案實現全覆蓋,推薦黔東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等17家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備案,目前已全部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并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準通過,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等14家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已組織學生開展中級工、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共計認定9227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6302人次。充分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評作用,積極組織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師生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并按規定獲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